亚洲va中文字幕,美丽姑娘在线观看免费,麻花传媒mv在线观看,日韩 高清 无码 人妻

科研+基地+農戶經營模式

咨詢熱線:

400 0369 665

南方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術(鳳丹牡丹)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 2015-10-09 二維碼分享
       我國南方地區降雨量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土壤含水量高,屬于濕潤區,而日溫差較小,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這些地理氣候特征與北方地區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選擇適應于南方地區的油用牡丹栽培技術,對于培育優質油用牡丹壯苗以及牡丹籽的高產、穩產顯得非常重要。
       本技術由銅陵瑞璞聶榮京供稿,趙孝慶審校。主要適用于我國北緯23°-北緯33°范圍內,如長江以南的省份如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貴州、云南共六省,還包括長江穿省而過的省份和直轄市:四川、湖北、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上海、重慶共四省、兩市。
       油用牡丹及其主栽品種:
      油用牡丹是指芍藥屬牡丹組中結實率高,且種子含油率高(特別是其中α-亞麻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適宜用作油料作物栽培的種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1年3月22日第9號公告的規定,鳳丹牡丹(Paeonia ostii)和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的籽油能用作新資源食品。本技術中所指的油用牡丹系鳳丹牡丹,其原種稱楊山牡丹(Paeonia ostii)。
       鳳丹牡丹的生物學特性:
       鳳丹牡丹根系發達,粗根為肉質根,不耐澇,耐旱力居中。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但又有一定保墑能力;要求陽光充足,但又宜適度庇蔭;喜肥,要求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喜鈣,在石灰巖山地發育的土壤,尤適鳳丹牡丹的栽培。鳳丹牡丹對南方的濕熱氣候有一定適應能力,忌重茬。
       鳳丹牡丹為亞灌木,其枝條有“長一尺,退八寸”的特性。壽命長,幼齡植株生長緩慢,播種三年才能初次開花,三年以后加快,第五年逐步進入生殖生長期,10年-20年進入生殖生長旺盛期,年生長量較其他牡丹大,如條件適宜,該階段可以達30年-50年。枝條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強。
       只要營養條件合適,鳳丹牡丹成年植株當年生枝上的上位側芽與基部一年生枝上的頂芽均易于形成花芽。花芽為混合芽,當年9月分化完成。花芽越冬要求一定的低溫過程。當年生枝條基部著生4-5個側芽,通常上面2-3個能形成花芽,旺盛者可形成4-5個花芽。
       油用牡丹苗圃準備:
       1、苗圃選地
       培育鳳丹牡丹壯苗對土壤要求條件較高,應選土層深厚肥沃,易于排水、又能保墑的沙壤土用作苗圃地。忌選粘重、鹽堿、低洼及重茬地塊(經土壤處理后方可栽植)。PH值以5.5-8比較適宜。
       2、提前除草
       苗圃地應在播種前兩三個月內選定。對其中雜草較多的地塊,應在夏秋之交,草籽尚未成熟前予以根除。除草方法:一是土地的人工深翻。把草種子壓在下層,不再發芽。二是淺鋤淺耕,讓地表草籽充分萌發,10-15天一次性把雜草消滅在萌芽中,大大減少雜草種子殘留量。三是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或者三者結合使用。除草劑一般使用一次即可,局部雜草嚴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地塊可酌情使用兩次。
       3、深耕翻曬
      苗圃地應提前一個月深耕翻曬,深度30-50cm左右。要在晴天翻耕,通過曝曬促進土壤熟化,以殺滅病菌和蟲卵及消滅雜草。
翻地前每畝施用800-1500 kg腐熟廄肥,40kg-50kg復合肥做底肥,同時施入土壤殺蟲、殺菌劑。
       4、整地作畦
      播種前再次整理土地,淺耕耙細整平,然后作成高畦。畦寬以2.0-3.0m為適宜,畦面做成弧形,以利排水。畦間步道(兼排水溝)深、寬各0.5m。
油用牡丹播種技術:
       1、適時播種
鳳丹牡丹的播種期一般宜選在8月至10月,9月.佳。地溫≥20℃(土表下15-30cm位置測量)。如地溫較低,或播種期偏晚,播種后必須覆蓋地膜,否則當年不能萌動生根。
       2、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采用水選法選種。選擇在清水中沉下的飽滿的鳳丹牡丹種子,用40-50℃的溫水浸種24h-48h,或者用常溫清水浸種48h-72h,每天換水一次。充分吸水膨脹的種子,經敵克松、多菌靈等藥劑消毒處理后,即可用于播種。
      3、播種方法
       播種時土壤中要有適宜的墑情(田間持水量70%左右),墑情差時要補水造墑后方可播種。
采用條播方法,在做好的高畦上開溝播種。按20-30cm的行距開溝。溝深約5-10cm左右,播幅10cm左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種子間距1-2cm,然后覆土3-5cm,稍加鎮壓。
       種子用量每畝60kg左右。
      油用牡丹苗圃管理:
      1、苗體管理
      播種后20-30天種子開始萌動生根,入冬前幼根可達10-20cm。若冬季天氣干燥,可在苗圃地上覆蓋2-3cm厚的稻草或茅草,保護越冬。次年2月初將覆蓋物去掉。種子經過冬季低溫解除上胚軸休眠后,于2月中下旬幼芽萌發陸續出土。幼苗宜適度遮蔭。可搭遮蔭棚或采取套作等其它遮蔭措施。
       幼苗葉片展開,春季氣溫上升到18-25℃時,是幼苗快速生長期。此時,應注意真菌病害的發生和危害。可以將殺菌劑、葉面肥(0.3%磷酸二氫鉀等)、生長促進劑配合使用或者單獨使用,在3-4月之間連續使用三次,有較好效果。
      2、草害防治
      播種后雜草開始生長前,噴灑一次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以控制草害的發生。
幼苗生長期內,應及時松土除草,切忌雜草叢生后再進行除草。
      油用牡丹苗木出圃:
      1、出圃時間
      油用牡丹鳳丹可在苗圃內生長1-3年,普遍采用2-3年苗出圃定植,出圃定植多在秋季。根據栽植需要亦可春季出圃。
       2、苗木分級
      鳳丹各年齡段的苗木因土質、水、肥、密度、管理等因素,同齡苗也不盡相同,應按年齡分級定植,確保定植苗生長整齊一致。
       3、苗木保護
      苗木根據標準分級后,按一定株數捆扎,然后送往栽植地。不能及時運走的苗木應加以覆蓋,放在陰涼處或實行沙藏、覆土等保護措施。
      油用牡丹土地準備:
       1、土地選擇
       栽培地塊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油用牡丹的高產、穩產,因此,土地選擇是油用牡丹鳳丹栽培技術非常重要的環節。
      油用牡丹預備土地應在移栽前兩三個月內選定。鳳丹牡丹的栽培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地塊,土質以沙質壤土為佳,質地粘重的地塊和重茬的地塊不宜栽植(經土壤處理后可栽植),PH值以5.5-8比較適宜。
       2、提前除草
       提前除草是控制草害發生的關鍵環節。對其中雜草較多的地塊,應在夏秋之交,草籽尚未成熟前予以根除。除草方法:一是土地的人工深翻。把草種子壓在下層,不再發芽。二是淺鋤淺耕,讓地表草籽充分萌發,10-15天一次性把雜草消滅在萌芽中,大大減少雜草種子殘留量。三是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或者三者結合使用。除草劑一般使用一次即可,局部雜草嚴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地塊可酌情使用兩次。
       3、深耕翻曬
        油用牡丹預移栽地應提前一個月深耕翻曬,深度30-50cm左右。要在晴天翻耕,通過曝曬促進土壤熟化,以殺滅病菌和蟲卵及消滅雜草。翻地前每畝施用800-1500 kg腐熟廄肥,40kg-50kg復合肥做底肥,同時施入土壤殺蟲、殺菌劑。
       4、整地作畦
       栽種前再次整理土地,淺耕耙細整平,然后作成高畦。畦面做成弧形,以利排水。畦間步道(兼作排水溝)深、寬50cm左右。畦面寬度根據栽培密度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調整,一般畦寬以2.0-3.0m為適宜。
       油用牡丹苗木選擇:
       1、苗木選擇
       根據需要可選用1-3年生苗。為了能盡早開花結實,選用三年生苗定植為好。無論選用幾年生的苗,都必須是種苗健壯,無病無蟲,根系完整。
        2、苗木準備
       栽植前應剪去病殘根、過長(超過20cm以上)根,然后捆好,用50%福美雙8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全株浸泡10-15分鐘消毒,撈出瀝干后栽植。
       油用牡丹栽植技術:
       1、適時栽植
       鳳丹牡丹入秋以后有一個根系生長高峰,適時栽植可以使鳳丹牡丹的根系在栽植當年得以生長并恢復,一般新根能長到20cm左右,對第二年的生長十分有利。
栽植時間以9月下旬至11中旬為宜。其他時間栽植生長不旺,或成活率低下。
       2、栽植密度
      根據土地實際情況,株行距可以選擇30cm×70cm,或者采用寬窄行栽植,寬行80cm-100cm,窄行40cm,株距30cm-40cm。初植密度每畝3000株左右。隨著年齡樹冠增大,逐步往外移栽。
      株行距的選擇,宜考慮方便小型農機在大田中的使用,同時考慮方便套種其它經濟作物,降低土地使用成本。
      3、栽植方法
      挖深30cm的栽植穴,將苗木置入穴內,使根系舒展;穴內添土后將苗木輕輕上提,使根頸部低于地面2cm左右,然后踏實封土。也可使用專用栽植器或锨插入地面,別開寬8cm,深約30cm的縫隙,然后放入鳳丹牡丹的幼苗。苗木宜直栽,不宜斜栽。
      油用牡丹間作套種:
      1、間作套種的目的
      油用牡丹鳳丹栽植后,一般需要2-3年才能見到效益。因此,根據市場需求及經營水平,因地制宜搞好油用牡丹鳳丹的栽培間作套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生產效益。
      選擇不同的植物進行間作套種,還可以起到控制雜草的滋生,或者產生一定的蔽蔭作用,這對鳳丹牡丹生長也是有利的。
       2、間作套種的一般原則
       盡量避開高桿和匍匐型作物,如玉米、地瓜、紅花等,以直立的矮桿作物為.好;應選擇病蟲害較少的作物;應選擇生長特性較近的作物;所選間套作物旺盛生長期應盡量避開牡丹的旺盛生長期,以便合理調配它們之間的營養時空關系。
       3、間作套種的模式
       目前可供選用的間作套種模式有:與一年生中草藥間作套種,如丹參、板藍根、知母、天南星等;與蔬菜間作套種,如油菜、菠菜、大蒜、洋蔥等;與豆類、芝麻等糧油作物間作套種,如大豆、芝麻等;與綠化苗木間作套種,如海棠、紫葉李等。其中,綠化苗木的行距5-10m。
        4、間作套種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間套作物時要視鳳丹牡丹的株行距和株型大小,選擇播種1-2行,.多3行;第三年隨著牡丹樹冠的逐年增大,應適當減少播種行數,或者隔行播種。適于撒播的間套作物,一般要隔行撒播,留出操作行,撒播時應離開牡丹根部20cm。在進行套種(或栽植)、田間管理、收獲等農藝操作時,不要傷害到鳳丹的根和莖,尤其是芽。在進行田間綜合管理時,一定要選擇對鳳丹牡丹無傷害的藥劑、肥料品種,盡量少用、不用除草劑。
        油用牡丹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鳳丹牡丹的生長期內,要經常松土保墑,同時滅除雜草,特別是定植一、二年內,樹冠尚未郁閉,雜草易于滋生,宜掌握“鋤早、鋤小、鋤了”的原則,及時除草。
        鳳丹牡丹的種植大田應用除草劑需十分謹慎,什么時候用什么除草劑,什么草用什么除草劑,一定要在植保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田間禾本科雜草可用精喹禾靈殺滅)。
        2、肥水管理
        鳳丹牡丹喜肥。合理施肥,不斷培肥地力,是油用牡丹鳳丹豐產栽培的基礎。
        如栽植兩年生苗,栽培后..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二年開始,年內追肥兩次,..次在春分前后,每畝施用40-50kg復合肥;第二次在入冬之前,每畝施用150-200kg餅肥加40-50kg復合肥。
        第三年開始結籽后,可施肥三次。開花前15-20天內噴一次葉面肥,開花后15-20天內施一次復合肥。采籽后8月施用一次有機肥和復合肥,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新根生長及根部營養儲存,穴施或開溝施入。
       大田干旱時應適當補充水分;但切記避免積水,雨季要注意及時清除排水溝淤泥。
油用牡丹種子采收:
       鳳丹牡丹的果實一般在七月下旬成熟。當蓇葖果呈蟹黃色且頂端果皮微裂時則應及時采收。此時,種子內干物質積累及脂肪酸含量均已達到.高值。采收過晚,果皮沿腹縫線開裂,種子會自行散落。
采下的果實堆放厚度不宜超過20cm,并要經常翻動,促進果皮開裂,爆出種子。不能開裂的果實可以使用剝殼機。種子脫出后,繼續攤曬至水分12%左右時,即可收藏或運往加工廠加工。
        油用牡丹平茬與整形修剪:
        1、油用牡丹平茬
       平茬對鳳丹牡丹植株具有增強樹勢,促進分枝等作用。使用3年生苗栽植時,可于栽植前在根頸上部3cm左右將上部莖干剪除,經消毒處理后栽植。2年生幼苗宜在定植1年后平茬。
        2、整形修剪
        鳳丹牡丹直立性較強。應在栽植后三、四年內及時選留主枝,形成適度開張且較為牢固的豐產樹形。
       一般定植后二、三年內著重主枝培養,每株選留3-4個主枝,在主枝上逐年增加側枝。成形后的株叢每株花枝數視生長空間保持在12-15個。
每年秋季落葉后,進行一次全面修剪。剪去開花結實后退縮的枯枝,過密枝。注意通過上位芽的選留,調整枝條開張角度及分布空間,使樹冠圓滿,通風透光,同時防止結果部位迅速外移。
每年十月下旬,鳳丹牡丹的葉片干枯脫落后,應及時清除,并帶出鳳丹地集中深埋,以減少來年病害發生。
油用牡丹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應遵循綜合防治、以防為主的原則。
        1、油用牡丹主要病害
       多年的栽植經驗表明,鳳丹牡丹對病蟲害具有較強的抗性。其面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葉斑病和炭疽病等。
       根腐病
       根腐病是鳳丹牡丹的重要病害。發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黃褐色,后變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達髓部,病變部位變黑,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病重植株老根腐爛,新根不生,地上部分葉黃、萎凋。枝條細弱,發芽遲,甚至全株死亡。重茬對病害發生和危害的影響非常明顯。一般土質粘重、地勢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塊發病重,鳳丹根受地下害蟲(如螻蛄、蠐螬等)危害的植株感病重。
       根腐病病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3月上旬隨著地溫的回升,病原菌可開始活動,通過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根部,5-7月為發病盛期,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病原菌可隨流水近距離傳染,或隨苗木調運遠距離傳播。其潛伏期為15-20天。
      對發現的病株要挖出深埋,并在種植穴內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結合陽光進行土壤消毒。化學防治,可以采用福美砷、腐必治或者多福可濕性粉劑進行灌根,防效可以達到84-90%以上。
       灰霉病
        鳳丹牡丹的灰霉病是一種發生普遍、危害嚴重的病害,尤其易在陰雨潮濕季節流行。發病嚴重時葉片干枯、幼莖和花瓣腐爛。
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尤其下部葉片易被感染。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水漬狀病斑,多發生于葉尖和葉緣。后期病斑擴大,直徑多在1cm以上。病斑褐色、紫褐色至灰褐色,有時產生輪紋。在濕度大的條件下,病部產生灰色霉層。
        葉柄和莖部發病時,產生水漬狀暗綠色長條斑,后變褐凹陷,病部軟腐,導致植株折斷。
花瓣染病時,變褐腐爛,產生灰色霉層。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液防治。
        褐斑病
       褐斑病又稱輪斑病,是鳳丹牡丹常見的葉部病害之一。發病初期受害葉片產生褐色至黑褐色圓形病斑。病斑具有同心輪紋,大小不等,直徑為2~10mm。病害后期,病斑上生黑色霉層;相鄰病斑可愈合成不規則形的大斑。發病嚴重時,葉片布滿病斑而枯死。
       鳳丹牡丹的嫩莖、葉柄上的病斑出現在3月下旬。而4月上旬新葉剛抽出不久即可見到針頭狀的病斑,后病斑逐漸擴展相連成片,7-9月為發病盛期。11月上旬后,病原菌進入越冬期。
        可選擇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與葉面施肥混合進行防治。
        立枯病
        立枯病多出現在新的育苗地塊。病原為立枯絲核菌,病菌從土表侵入鳳丹牡丹的幼苗莖基部。發病時,幼苗基部先變成褐色,后呈暗褐色,嚴重時呈黑褐色腐爛。病株葉片發黃,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潮濕葉片,引起葉枯,并很快波及全葉及葉柄,造成死腐。發病地塊可用敵磺鈉(敵克松)等配水澆灌。
        根結線蟲
        鳳丹牡丹的根被根結線蟲感染后,營養根上長出瘤狀物,形成根瘤,根瘤上長須根,須根上再長瘤,可以反復多次,使根瘤呈從枝狀,嚴重影響鳳丹牡丹的生長、開花。通常根結線蟲以雌蟲和卵在鳳丹牡丹的根部越冬,第二年初次侵染鳳丹牡丹新生營養根的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齡幼蟲。根結線蟲可以通過病土、流水、工具和帶病苗木傳播。
       可以采用甲基異柳磷或阿維菌素灌根處理進行防治,效果可以達到85%以上。
       2、油用牡丹蟲害防治
       種植鳳丹牡丹的地塊有金針蟲、螻蛄、蠐螬、地老虎等為害。根據危害情況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灌根防治:辛硫磷乳油或甲基異柳磷灌根處理。
       毒餌誘殺:樂斯本乳油或辛硫磷乳油拌入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餌料(麥麩、豆粕等)作毒餌,傍晚均勻撒施。蠐螬危害嚴重時,可設置誘殺其成蟲金龜子的燈具設施。
       3、油用牡丹草害的防治
       我國南方地區,由于氣溫較高、降雨較多,草害的發生是當前油用牡丹鳳丹栽培過程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進行草害的防治應注意以下幾點。
油用牡丹鳳丹的草害問題貫穿從育苗到大田栽培的全過程,特別是育苗和大田栽培的早期階段,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草害的危害性。否則草害可能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和損失。
       草害的防治應遵循以防為主、“鋤早、鋤小、鋤了”和多種防治方法并舉,進行綜合防治的原則。
       油用牡丹關鍵環節及防治方法:
        1、整地階段
        新選定的苗圃地或者苗木栽植地應提前一個月深耕翻曬,深度50cm左右。在深耕翻曬的同時,使用農達(草甘膦)等除草劑,局部雜草嚴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地塊可酌情使用兩次。
       2、田間管理
       播種或者苗木移植后、雜草開始生長前,噴灑一次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苗木生長期內,應及時除草,堅持“鋤早、鋤小、鋤了”,切忌雜草叢生后再除草。
       3、防治方法
       目前經常采用的除草方法包括:人工(機械)除草法和化學(除草劑)除草法。其中,應用除草劑需十分謹慎(田間禾本科雜草可用精喹禾靈殺滅)。
        此外,可以積極探索家禽(雞、鴨)滅草、覆膜除草等其它除草技術和方法,在小面積實驗成功的基礎上進行大面積推廣。
供稿:聶榮京 審校:趙孝慶 編輯:劉衛 文章來源:南方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炉霍县| 夏河县| 孝感市| 鹤壁市| 和硕县| 郴州市| 北票市| 城步| 二连浩特市| 剑川县| 贵阳市| 象山县| 台北县| 连城县| 平泉县| 孟连| 神木县| 伊宁市| 聊城市| 莱西市| 宁阳县| 大姚县| 双牌县| 体育| 象山县| 太仓市| 当雄县| 保亭| 浙江省| 九龙县| 红原县| 扎囊县| 外汇| 上犹县| 长沙县| 陆良县| 宜黄县| 宜丰县| 天峨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