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翅果采收以后,應晾曬7d,將病蟲害果與雜質全部去除,使用袋裝以后保存在陰涼的地方。盡量選擇沙壤地,其排水性能理想且質地疏松。在秋季深翻地的過程中,應在深翻之前,每667m2地塊使用1000kg敵百蟲粉,將土壤底部害蟲全部消滅。通常會選擇大田育苗方式,因而要將其做成大壟,這樣可以具備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加快苗木的生長速度。待種子生理后熟以后,播種期間應開展種子催芽工作。特別是在生產方面,在溫度為50℃的溫水中浸泡種子,時間控制在26h,并更換1~2次水。
在撈出種子以后,需放置在溫度為30℃的室內,將室內濕度控制在70%,且每天使用溫水進行沖洗。在30%種子裂口并露白以后,就可以播種。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春季進行播種,并選擇大壟條播的方式。其中,行距控制在16cm,而播種深度應為4cm。每667m2地塊播種量為30kg,并在播種以后使用細土進行覆蓋,且厚度控制在3cm,輕輕壓實,并使用細嘴噴壺澆水并進行遮陰處理,積極開展田間管理工作。如此,15d以后即可出苗。
元寶楓在生長期間喜肥,所以不僅要在春季整地之前施用農家肥,而且要在栽植的過程中,在每個穴中施用腐熟發酵農家肥,施用量為5kg左右,將其當作基肥。而在植株旺盛生長過程中,需施氮肥20kg/667m2,不斷加快植株生長的速度。在元寶楓休眠之前施鉀肥15kg/667m2,保證植株的木質化生長,增加其成功越冬率。在秋末階段,要澆灌封凍水,并追施腐熟牛馬糞。在第二年春季元寶楓植株萌動之前,則要施氮肥,控制在15kg/667m2。在7月下旬,也要施磷、鉀肥,用量為20kg/667m2左右。在實際生長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十分關鍵,對水分要求很重,并及時除草。若在雨季,應注重排水,特別是干旱氣候,要立即澆水并確保土壤的濕潤性。待第二年春季元寶楓樹萌動之前,應澆灌解凍水。待氣溫回升后,應結合具體天氣進行調節。如果是旱天,則要澆透水,保證植株的萌動性,加快植株的生長。
元寶楓在滿足定干高度前,要積極開展整形修剪工作,從而不斷優化其觀賞價值。在防治葉斑病的過程中,需選擇植株休眠時期,將染病枝條與植株進行清除處理并燒毀。若已經發病,應噴施濃度為3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使用濃度為50%的托布津溶液。在防治的過程中,需將越冬的蟲繭消滅,特別是立冬或早春時期,將蟲繭和蟲葉摘除,使用燈光進行誘殺處理。如果是發蟲期,應噴施濃度為50%的辛硫磷溶液或20%的殺滅菊酯乳油。可以選擇使用蘇云金桿菌對幼蟲進行防治。
根據以上對彩葉樹種元寶楓的研究與分析發現,該樹種的社會、經濟、環保價值明顯。所以,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高度重視人工栽培技術的作用,結合種植區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采取必要的種植與栽培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彩葉樹種元寶楓的種植效益,充分發揮元寶楓的自身作用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