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糧倉”河南正努力從“麥粒”中謀振興。目前,周口市正在升級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周口國家農高區),未來有望打造中國小麥產業*,讓中國“飯碗”更多盛上優質“河南糧”。
創建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會上,小麥*們就示范區建設、小麥全產業鏈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河南省小麥總產連續5年突破700億斤,周口市常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80斤億以上,每年生產的糧食可保證全國14億人半個月的口糧,享有“國家糧倉看河南,河南糧倉看周口”的美譽。
周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鄲城縣委書記羅文閣介紹,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位于周口市鄲城縣境內,以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為建設主題,以小麥為主導產業,著力打造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示范區、全國鄉村振興典范區。園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
據了解,截至目前,示范區建成高標準農田10.6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4萬畝。建有周麥系列品種繁育推廣基地,自主培育小麥品種22個。示范區核心區現有企業65家,2020年產值202.6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占比70.8%。園區擁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22個、高層次人才300多人,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6項、省重大科技專項9項。此外,園區培育了20多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研討會上,國家小麥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首席*許為鋼、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雷振生、河南工業大學教授黃繼紅等多名*圍繞示范區建設進行了探討。其中,許為鋼作了題為《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培育周口農高區小麥*品牌》的發言,圍繞打造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從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出在示范區打造中國小麥產業*的設想,并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鄉村振興戰略,以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為主題,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提升小麥創新發展水平,著力解決小麥優質品種創制,病蟲害生物防治等科技問題。”羅文閣說。
羅文閣表示,示范區要堅決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加強良種技術攻關,加快現代種業發展,擦亮豫麥品牌,打造種業硅谷,讓黃淮平原更多種上河南良種,讓中國“飯碗”更多盛上優質“河南糧”。
據了解,下一步,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將以“營養安全、高附加值”為導向,圍繞小麥精深加工,建設*的功能性食品產業基地,打造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產品,讓更多河南食品滿足全國人民的味蕾,推動河南農業惠及全民。
羅文閣說,未來,示范區將依托周口沙潁河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著力打造“豫貨出海口”,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爭取農業自貿政策,廣泛開展現代農業國際合作,讓河南糧食、農業技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推動河南農業惠及全球。
聲明:本網部分文章轉自互聯網,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告知本網處理。電話:010-62110034
本文轉載自中國農業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