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的進程拉大了城鄉差距,先富帶后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化新農村。改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個方面,通過協調他們之間的聯系、讓彼此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城鎮化建設步入正軌,陜西油用牡丹示范基地的產業化成為流行趨勢!
產業興旺奠定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鄉村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興旺的產業,農民就業增收就保障不了,農村留人聚氣也會很困難。當前我國農村人口資源要素持續外流,部分農村凋敝,關鍵是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特別是非農產業發展不充分。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不僅要有雞犬相聞的田園風貌,更要有充滿活力的鄉村經濟。產業興旺,明確了要在何種水平上實現振興的問題。
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生態宜居衡量鄉村振興的內在品質。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綠色是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底色。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農村美,美在“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自然生態,美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鄉村產業興旺,不能以犧牲環境、透支資源為代價;農民生活富裕,應該形成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不能讓“垃圾圍村、污水橫流”的現象存在。生態宜居,明確了要以何種品質實現振興的問題。
鄉風文明塑造鄉村振興的主體價值。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具有浸潤人心、引領向善,規范行為、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文明鄉風是鄉村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內核,能為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社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不能忽視甚至犧牲鄉土文化的獨立性和主體性,鄉土文化不能成為城市文明的附庸,應促進鄉村文化特色與城市現代文化融合,讓鄉風文明更具時代性、更富生命力。鄉風文明,明確了要以何種精神風貌實現振興的問題。
治理有效關系鄉村振興主體能動性。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在城鄉融合發展新階段,城鄉人口流動性增強,部分農村勞動力會繼續向城市轉移,部分城市人口會下鄉,農村人口結構、治理結構將更加復雜。要有效調動、高效組織各類主體參與鄉村振興,需要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治理有效,明確了要如何凝聚農村各方力量實現振興的問題。
生活富裕明確鄉村振興的目標導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是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推進鄉村振興,必然是惠及廣大農民的振興,是讓億萬農民過上更加富裕體面有尊嚴生活的振興。為此,需要圍繞農民群眾.關心.直接.現實的利益問題,來發展產業、優化生態、傳承鄉風、強化治理,把鄉村真正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生活富裕,明確了為了誰、為了什么而振興的問題。
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壓實責任、夯實基層,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過去農村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對農村經濟、人口結構等變化趨勢把握不準,缺乏科學規劃,造成基礎設施投資低效甚至浪費,走過一些彎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通過規劃來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分類扎實有序推進鄉村振興。
發揮制度保障作用。改革是鄉村振興的法寶,推動鄉村振興落地見效,需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三農”發展實踐看,每次農業制度和政策的重要調整,與之伴生的往往是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深刻演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需要加快破除城鄉二元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樊籬,以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公共資源配置機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等為重點,抓好“人地錢”三要素,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構建以提質為導向、符合“三農”發展階段轉換要求的支持政策體系,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
由中國牡丹產業協會籌備委員會主辦的“中國經濟林協會牡丹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司局負責同志、中國經濟林協會和中國經濟林協會牡丹產業分會領導、行業..、中國經濟林協會牡丹產業分會各成員單位出席會議,國家林業局原副局長、中國牡丹協會..委員會主任、首席科學家李育材出席并發言。我公司董事長王拉岐受聘協會..委員會委員,楊凌金山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出任“中國經濟林協會牡丹產業分會副會長單位”。
發展綠色農業是楊凌金山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社會使命與的擔當,振興鄉村歸根結底是農業發展的生命色。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自身的優勢財富,但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會使農村偏離了這種本色和面貌。所以鄉村振興,就要從振興生態做起,要守住生態保護的紅線,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讓天藍、地綠、水凈的良好生態成為新時代農村的本色。大力發展陜西油用牡丹示范基地,這是因地制宜的協調發展,人與環境的共存是現狀也是事實。打造綠色農村生態,擁抱金山銀山中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