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楓作為高效經濟樹種開發以來,逐步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元寶楓壯苗培育和豐產栽培技術,在陜西寶雞和漢中勉縣分別建立了示范樣板之后,“九五”期間迅速輻射到山西、江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云南、四川和重慶10個省、直轄市。陜西省育苗200余公頃,造林0.55萬公頃;山西省育苗約為133.3公頃,造林0.46萬公頃;四川省造林約0.25萬公頃;云南省造林約0.21萬公頃;江蘇、河南、山東、安徽和重慶共造林近約0.33萬公頃。
隨著元寶楓系列產品研制的不斷深入,元寶楓特有的耐干旱、耐低溫、耐瘠薄的優良生態特性在荒山造林中高成活率的表現,吸引了一些政府部門和有遠見的企業家從城市進軍山區,主動投資創辦元寶楓產業,促進了元寶楓人工林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元寶楓人工林已發展到13個省、直轄市、128縣,人工造林面積已突破約3.13萬公頃。具體情況如下:
陜西省 寶雞、眉縣、千陽、鳳翔、隴縣、麟游、扶風、楊凌、勉縣、鎮安、藍田、延安、延川、安塞、耀縣、銅川、定邊、黃陵、華陰、淳化、彬縣、旬邑、乾縣
山西省 浮山、永和、陽泉、襄汾、晉城、靈石、運城、忻州、榆次、朔州、澤州、陵川、垣區、陽高、平陸、黎城、介休、長治、翼城、太原、離石、原平、繁峙、壽陽、屯留、平順
云南省 晉寧、尋甸、呈貢、東川、富民、嵩明、祿勸、魯甸、巧家、鎮雄、水富、鹽津、永善、綏江、威信、大關、紹通、牟定、祿豐、南華、姚安、武定、新平、澄江、麗江、永勝、中甸、邱北、彌勒、石屏、洱源、祥云、鶴慶、宣威、會澤、馬龍、沾益、瀘水、蘭坪
河南省 林縣、三門峽、鄢陵、許昌、民權
四川省 成都、金堂、雙流、眉山、仁壽、彭山、蘆山、汶川、都江堰市、廣元
江西省 九得、德興
北京市 延慶、通縣、房山
重慶市 榮昌、奉節、南川、綦江、巫溪、巴南
江蘇省 宿遷、宜興
山東省 濰坊、臨汾、青島、淄博、泗水、聊城
甘肅省 蘭州、張掖、白銀、慶陽
新疆 哈什
寧夏 青銅峽
元寶楓側根十分發達,在內蒙古-遼西科爾沁沙地上生長的元寶楓大樹,由于風蝕、暴露在地表面上的側枝可達7-8米。由于元寶楓根部含有大量的VA菌根和外生菌根,在干旱瘠薄的土地或沙丘惡劣生境上能正常生長。山西省林業廳在呂梁山、中條山、陜西省寶雞市林業局在秦嶺、關山和黃土高原丘陵區營造元寶楓林均獲得成功,造林成活率一般在86%以上。
西南地區四川省、重慶市和云南省不是元寶楓的天然分布區。1997年開始從陜西引種,五年來的育苗造林實踐證明,在這三省市的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中,元寶楓充分顯示出生態、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