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中藥名,是一味化濕藥。為菊科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摘去須根。
蒼術性味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蒼術苦燥辛散,芳香溫化。入脾、胃經,能燥濕健脾,為治濕阻中焦證之要藥,寒濕困脾者尤宜,走四肢肌表,祛寒濕而除痹、發表,為治風寒濕痹及表證夾濕所常用。
本品主要含揮發油,油中主含蒼術醇(系B-按油醇和茅術醇的混合結晶物》。其他尚含少量蒼術酮、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及菊糖。具有燥濕健脾,..散寒,明目。
主產地
主產于江蘇、河南、河北、山西、陜西。
入藥部位
蒼術的入藥部位:
本品為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干燥根莖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撞去須根
蒼術入藥部位的性狀特點:
茅蒼術呈不規則連珠狀或結節狀圓柱形,略彎曲,偶有分枝,長3 ~ 10cm,直徑1~ 2cm.表面灰棕色,有皺紋、橫曲紋及殘留須根,頂端具莖痕或殘留莖基。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氣香特異,味微甘、辛、苦。
北蒼術呈疙瘩塊狀或結節狀圓柱形,長4 ~ 9cm,直徑1~ 4cm。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黃棕色。質較疏松,斷面散有黃棕色油室。香氣較淡,味辛、苦。
作用功效
蒼術具有燥濕健脾,..散寒,明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