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為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為黃色,花的基部淡綠色,上部紫紅色;內(nèi)層為線狀披針形;瘦果為暗褐色倒卵狀披針形,冠毛為白色,長約6毫米;花期為4-9月,果期為5-10月 。
蒲公英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可見 ,廣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區(qū)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
蒲公草2002年就被衛(wèi)生部歸類為藥食同源物質(zhì) ;全草供藥用,有清熱..、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 ;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其花期較長,具有觀賞價值 ;具有祛斑美白、清透皮膚的功效,可用作面膜。
觀賞
蒲公英花期較長,具有觀賞價值 。
食用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zhì)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2002年就被衛(wèi)生部歸類為藥食同源物質(zhì) ,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
藥用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jīng)。有..、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nèi)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